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早在2013年,乌兰察布就与华为公司合作建设华为云数据中心,正式拉开了发展大数据的序幕。
乌兰察布在发展大数据产业的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可以概括为“两优三合”。“两优”,一是优质基础。超前规划产业园区,形成了“一核引领、两区联动、八片支撑”的产业布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二是优质服务。将大数据产业发展作为“头号工程”,在用地用房、生产经营、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支持,为大数据企业发展壮大保驾护航。“三合”,一是算电融合。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700万千瓦,为数据中心提供了稳定电、绿色电、便宜电。二是跨域合作。全面实施“绿色算力进京”行动,强力支撑北京地区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发展需求。加强与杭州等长三角地区对接合作,拓展绿色算力服务范围。三是产教融合。打造多个产业学院和实训基地,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当前,乌兰察布已吸引了华为、世纪互联、中金数据等众多行业领军企业共67个数据中心项目签约落地。乌兰察布华为云数据中心是面向华北、服务京津冀的云计算枢纽节点,也是华为云大数据性价比最优区域,可为客户提供普惠、绿色、稳定、可靠的算力。已从数据中心建设扩展到算力应用场景、政府数字化转型、数智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
乌兰察布职业学院数字智能产业学院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数字智能领域产教融合的创新试点,以“1+1+N”(即“学院+华为+生态企业”)这么一种产学合作模式作为核心,构建起多方协同的产业生态价值链,成为区域产教融合的新范式。这种创新模式不仅为乌兰察布大数据产业精准输送专业人才,填补产业链人才缺口,更促进了产业聚集与协同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成为产教融合的生动实践范例。
乌兰察布大数据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它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重要节点,形成了规模化的数据中心集群,算力规模和质量位居全国前列。当前,算力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用电规模不断攀升,希望乌兰察布继续发挥新能源基地和国家枢纽节点的双重优势,促进竞争性的新能源电力在本地消纳,实现算力与电力协同进一步发展。
记者:赵刚
文案:赵艳艳
后期:实习生 李瑞乐